“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院徽”网络投票开始啦
- 本次评选活动由“初审、网络投票、终审”三个环节组成,经前期征集及初审,“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院徽”网络投票环节候选作品14件,由院内师生员工投票选出8件终审候选作品。
- 仅限院内师生投票,院内师生投票后须填写姓名、工资号/学号和手机号。
- 投票截止时间:2018年5月25日24时。
- 每位参与者限投一次,所选院徽作品应少于或等于8件,多于8件视为无效。
- 本次评选最终解释权归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所有。
投票地址:点击投票
![]() |
候选作品1设计理念: 物理与天文学院分为物理与天文两个方向,该院徽本着结合二者的理念设计了中心图案。中心图案以星系为基础进行设计,同时其结构又与原子结构相类似,象征着本学院教学贯穿原子物理至天文星系。图案下方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放射出来的光,同时它又像被冲刺的田径赛的终点线,象征着“追求卓越,奋勇向前”。图案中的“2015”是本院的建院年份。院徽外围分别是物理与天文学院的中文和英文名称。 |
![]() |
候选作品2设计理念: (1)图案 外环为“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及学院英文名“SCHOOL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字样。 (2)颜色 主体颜色为白色,其余为深蓝色。白色纯净无暇,给人带来干净利落的感觉,使图案整体整洁大方;深蓝色有着深厚广阔的意境,象征着浩瀚无垠、令人无限遐想的宇宙和深邃有趣的物理世界,再者在我国古代蓝色被称之为“青”,寓意着我们物理人不为名不为利,一心追求真理,清白正直的立世形象。 (3)含义 图案追根溯源又大胆展望,天文台旧址是学院最初的辉煌开始的地方,而引力波、天琴计划则是现代最前沿的研究话题,合并起来象征着物天人不断向前奋进的路上也不忘历史、不忘根本的赤子情怀,寓意着物理与天文学院在传承中创新、在稳固根基上飞速发展的美好前景。 |
![]() |
候选作品3设计理念:
(1)图案 (2)颜色 主体颜色为深蓝色,其余留白。深蓝色象征着浩瀚无垠、令人无限遐想的宇宙和深邃有趣的物理世界,有着深厚广阔的意境;而在我国古代蓝色又被称之为“青”,加以留白,给人干净利落的感觉,寓意着我们物理人不为名不为利,一心追求真理,清白正直的立世形象。 (3)含义 图案端庄大气, 象征着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勇于面向国家战略需要、面向世界科学前沿,不惧苦难不惧挑战,敢于结合最新发现,致力于探索科学最前沿阵地的抱负与决心。 |
![]() |
候选作品4设计理念: 院徽外围环形及内部两个木棉花图案取材自中大校徽,表明物天院的中大情怀。标志内部图案为近一个世纪前的中大文明路天文台剪影,致敬百年中大天文系。该图案与其旁边标注的中大天文系建系年份和物理与天文系的建系年份,寓意着中大天文学科气息的传承与复兴。天文台望远镜正对准夜空,夜空中繁星点点,浮现‘SPA’字样,代表物理与天文学院的英文缩写名称,另外图案中的S字是一个棒旋星系,同时也是两颗正相互绕转激发时刻涟漪的大质量天体,象征物理与天文学院学术的两大方向之一:天文学;而的P字同时也是汉字中的“力”字,代表物理学科中的力学,也表明了物理与天文学院的另一个学术方向:物理学。 |
![]() |
候选作品5设计理念 院徽外围环形及内部两个木棉花图案取材自中大校徽,表明物天院的中大情怀。标志内部图案为近一个世纪的中大文明路天文台剪影,致敬百年中大天文系。该图案寓意着中大天文学科气息的传承和复兴。天文台望远镜正对准夜空,夜空中的团既可以理解为棒旋星系,寓意人类所处的银河系,又可解读为双大质量天体相互旋转激起时空涟漪。既印证天文观测史,又展望物理与天文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用宇宙尺度的胸怀与视野激励学子奋进。左上角的三颗星星寓意着天琴计划。 |
![]() |
候选作品6
设计理念: (1)构图要素: 核心为由英文字母“P”、“A”构成的组合字,背景有引力波双螺旋条纹图,由“天琴计划”三星及轨道作为内圈,外圈为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的中英文名称。 1)核心图案由英文字母“P”、“A”组成,P 即 Physic,A 即 Astronomy,代表物理与天文学院。字母三个笔画分别由两个颜色组成,以作区别。且深蓝部分(P 上部的长弧)在浅蓝部分前后穿插,喻指物理与天文的错综复杂。 |
![]() |
候选作品7设计理念:
|
![]() |
候选作品8 设计理念:标志的主体由天文望远镜、原子、地球组成。天文望远镜和原子结构象征着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结合,其包围着地球——即“原子核”所形成的图案象征学院科研的目标不仅是地球,更是地球所处的浩瀚宇宙。三个元素的叠加增强了标志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更好地体现两门学科的完美融合,也体现出未知宇宙世界的广袤无垠。下方的“2015”寓意学院蓬勃发展的时间起点。院徽整体采用深蓝色,寓意“智慧、宇宙、物理”。整体寓意为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学子在物理学与天文学领域不断探索宇宙奥秘,成为未来优秀的科学家与技术专家。 标志图形:天文望远镜、原子结构、地球、“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字样、“SCHOOL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 SYSU”字样,“2015”字样。 |
![]() |
候选作品9
设计理念: (1)图案: 外环为“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及学院英文名“SCHOOL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字样。 内环有横线穿过的字母“S”“P”“A”字样、三颗星星、象征双星合并的图案和数字2015。 “SPA”是我们物理与天文学院的英文缩写,采用了仿手写签名样式,字体流畅大方。 三颗星星寓意着天琴计划里的三颗卫星,象征着正在实施中的我国首个引力波观测计划——天琴计划。 “SPA”字样上方双星合并或者是双黑洞合并的简化图,象征着科学前沿话题——学院一直致力研究的引力波。 2015为物理与天文学院创建年份。 (2)颜色 主体颜色为深蓝色,其余留白。深蓝色象征着浩瀚无垠、令人无限遐想的宇宙和深邃有趣的物理世界,有着深厚广阔的意境;而在我国古代蓝色又被称之为“青”,加以留白,给人干净利落的感觉,寓意着我们物理人不为名不为利,一心追求真理,清白正直的立世形象。 (3)含义 图案整体灵动飘逸,其中包含的引力波、天琴计划示意图寓意着物理与天文学院致力探索世界科学最前沿、为国家科技发展无私服务的抱负,而以优美流畅的线条表示则又寓意着物天人美好的人文情怀,充分展示了物理与天文学院全面发展、追求卓越的优秀风貌。 |
![]() |
候选作品10
设计理念: 英文字母SPA代表物理与天文学院(School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英文全名的缩写,字母采用蓝色代表我们所研究的浩瀚星空。 背景的3个红色轨道既能代表原子核模型,又能代表行星运行的轨道,红色表示天体永不停息的运行,也寓意我们学院会一直走在勇于进取之路上。 SPA镶嵌在原子核和天体运行轨道中间象征我们物理与天文学院深深植根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教学和科研中。 |
![]() |
候选作品11
设计理念: 图案的整体既像一个英文字母“P”,又像英文字母“A”,“P”代表物理,“A”代表天文,代表物理与天文学院(School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左上角的黄色星星象征光明、希望和祝愿,象征我们物天学院光明和充满希望的前景,也代表我们全体物天人对我们学院越办越好的美好祝愿。其中,红色的部分形似火箭的箭头,代表着航天器,蓝色部分代表着地平线,也代表着我们的地球,整个图案看起来好像就是一个航天器从地球上起飞的状态,象征着我们物天人扎根科研教学,不断探索的决心。除了像火箭和地平线外,两个弧线也像电子或者天体的运行轨道,代表我们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方向。 |
![]() |
候选作品12
设计理念:以尽可能简洁的图案体现物理与天文学院的特色。 标志说明:这幅院徽设计以两座山为主体,左上角有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两座山在形状上构成了字母PA,是physics和astronomy两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山之下是数字“2015”,是物天学院的成立年份。两座大山象征着坚实的基础,新星与天文契合,象征着我们将会耀眼夺目。大山同时也是两个向上的箭头,它指向那颗星星,代表着物天学院将会不断奋勇前进,物天学院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代表物天学院蒸蒸日上的态势,代表物天扎根科研教学,探索宇宙真谛。 |
![]() |
候选作品13
设计理念: 徽标继承中大血脉,最外围两个环形和内部两朵木棉花均采自中大校徽,表明物理与天文学院的中大情怀。徽标内圈和底部分别标注了物理与天文学院的英文全称和中文名称,突出徽标所属为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最下方的2015字样清楚表明了建院时间为2015年。 徽标内里一个炯炯有神的眼睛图案,超越了外围圆弧的束缚,昭示突破桎梏的创新精神;眼睛凝视前方,透露“格物致知,悟物穷理”的探索物理奥秘的价值理念,和物理学对自然规律本质的好奇精神与探索精神,同时也印证了孙中山先生“审问慎思明辨”的校训;此外该图案同时又是一个棒旋星系的形状,结合到人类所处的银河就是一个棒旋星系,该图案不仅表明了学院的学术方向之一(天文),同时蕴含着‘放眼看宇宙’的博大视野和胸怀,激励学子奋进;再此外,该图案也是一个英文字母“S”,既是School of Physics and Astromomy的“S”,也是SYSU的“S”,更是Science的“S”;另外,该图案同时也是双星系统绕转产生的时空涟漪,寓意着建院初期的目标:探索引力波。 |
![]() |
候选作品14
设计理念: 院徽的主体仿自中大校徽,主体采用蓝色,切合物理与天文的主题,圆环中上部,下部分别是物理与天文学院的中文、英文名称,中间是海棠式洞穿图案和具有物天特色的设计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秉承理科学院的风格,突出物理与天文的特色。 图案左侧是两瓣镰刀状的图形象征两颗相互旋近的天体,相互拉扯,引起时空的涟漪,长长的椭圆弧就象征天体合并后向外抛射物质;图案右侧是一把立着的竖琴,象征着“天琴计划”,两条琴弦与琴架连接的三个点象征着“天琴计划”的三星系统,紧扣物理与天文的主题;最后左右两个图案合并,形成一个斜躺的“物”字,强调了物理与天文学院的学院特色。 整个图案的局部和整体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最后,以双星旋近,竖琴和“物”字,旨在强调学院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既强调培养专业能力,又注重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鼓舞每一个物天学子博学笃行,追求卓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