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职工参加纪律教育学习月和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
9月28日上午,我院组织教职工参加学校在珠海校区举行的纪律教育学习月和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辅导报告会。会议由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荐志强主持,校纪委副书记、纪委办主任、监察处处长吴长征,财务处副处长李彩霞,校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罗燕先后做了辅导报告,我院75名教职工参加了此次会议。
吴长征副书记以“严守纪律规矩,自觉接受监督”为题做了报告。她从“为什么”、“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怎么做”三个层面,阐述了应如何认识、实践党风廉政建设。她结合违反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财经纪律、师德师风、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招生考试、对外合作、违法犯罪等八个方面的典型案例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警示教育。她强调应对纪律和规矩存有敬畏之心,增强遵规守纪、廉洁自律的意识,自觉接受组织和师生群众监督。
财务处副处长李彩霞做了题为“科研经费使用规定与违规案例分析”的报告。她提出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四个科研经费使用的关键词,阐述了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方法以及规定中不可触碰的“禁止事项”。同时,她列举了个别科研人员使用经费时报销附件不齐全、租车额度超标等问题,结合文件进一步说明预算、资金、核算、项目、报销等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阐明了科研人员要审慎处理各种支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醒相关经费负责人要合理合规及时安排支出,重视绩效安排。
校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罗燕以“立德树人,奋进担当”为题,做了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辅导报告。她结合中央和学校文件,介绍了中山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的成立初衷,阐明了四个“相统一”的理念: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品德是为人之本”这句话,提醒教师队伍要时刻明确政治红线、警醒道德底线,落实学校“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并表达了一起学习,共同建设美好中大的愿景。
报告会后,我院教师反响热烈。
教师感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自本科时期接受师范教育时便被时刻教导的事情。再次重温师风师德要求,接受纪律教育,是我作为中大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必要步骤。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既具有广袤学识又拥有高尚人格的学生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作为学生人生领路人的老师们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行为上的榜样。
——李程远教授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除了45分钟的课堂,其余时间也应该如同古人说的“每日必三省吾身”,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坚守规矩和底线。良好的师风师德应该是每个教师的基本要求,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培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意识,真正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具体的业务也应该加强学习,时刻保持敬畏之心,例如科研经费的使用上,既能保证科研活动的正常高效开展,又不违反国家和学校的规定。
——刘祺副教授
作为站在三尺讲台的高校教师,不仅要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更要具有较高的道德标准。一方面,最基本的就是要坚守纪律,始终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学生负责;在经费的使用上要认真学习财经法规,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做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做祖国需要的科学家。另一方面,要铭记教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最根本的就是将自己的理想信念、对科学的坚持和对道德的追求传递给同学们,为其树立三观提供一个标准和榜样,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情操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杨莉莉副教授
这次纪律教育学习和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让老师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遵守纪律和按照规矩办事情的重要性,促使我们更加积极、认真地去学习和了解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大学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和杰出人才的重任,我们需要对教师职业保持敬畏之心,严于律己,不断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在学识学术和人格修养方面都要成为学生们的榜样,不仅要学为人师,更要行为世范。
——孙佳睿副教授
本次纪律教育和师德建设专场辅导,使我更进一步地增强了教书育人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收获满满。“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以德育为先,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作为一名高校的老师,更该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在日常的教学科研中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这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传承的历史担当。
——邓元刚副教授
很高兴作为新入职的老师参加这次由学校组织的纪律学习和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非常感谢几位职能部门的领导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为珠海校区的老师做这样的一个专题报告。报告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国家与社会对教师道德的要求,明确了国家、学校对教师纪律的要求,对教师公职权力的监管以及财务部门对教师经费使用的规定。希望今后在工作里能够和学校学院的老师们互相协作,共同进步,让教师的职业体现出它应有的社会道德模范的作用。
——王凯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