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期师生午餐会| 量子力学研习兴趣小组交流讨论会
为深入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共同进步,12月13日,2017级十余名本科生与研究生助教在李朝红教授组织下,于红楼17栋针对量子力学的相关基础知识与前沿进行了交流讨论。
据李朝红教授介绍,量子力学研习兴趣小组是他执教的《量子力学》课程的一个传统,目的是为对量子力学感兴趣的同学提供进一步理解和拓展相关知识的机会。根据正在学习《量子力学》课程的学生的自愿报名,研习兴趣小组一般选拔9个学生组合成3个讨论组,每个讨论组指定1名助教协助指导。结合授课内容和量子科学的经典文献与研究前沿, 每次研习的文献由李朝红教授精心选定,3个讨论组研习不同的文献。每个讨论组一起完成每次汇报的研习报告,然后所有学生、助教和老师一起讨论各组的研习报告,共同提高。研习报告会通常一学期组织两次左右。本学期第一次研习报告已于11月15日举行,讨论了不确定性原理的实验诠释、一维和三维问题的联系、一维波包的展宽等问题。

本次报告会上,李明珅、陈洪昱、王永欢小组首先就前沿文献《Uncertainty principle in quantum mechanics with Newton's gravity》的学习进行了总结报告。报告人李明珅同学展示了如何对与“微扰”等概念相关的公式进行推导,随后通俗而深入地讲解了普朗克单位等概念,帮助参会同学快速高效地了解相关内容。提问环节,李朝红教授对报告中存疑的地方进行引导性提问,指导同学们进行深入讨论。
第二组的成员包括黄远瞩、王本然和王雨。作为代表,王雨同学就量子力学中“规范不变性”的理解进行了探讨。他用生动而直观的语言,通过对真实物理量概念的介绍——“一招教你识别真实物理量”,引入“幺正变换”的概念,从而引出“规范变换”的主题。结束后,李朝红教授指出,报告中缺少对“规范变换和幺正变换的区别和联系”的相关讲解,容易使人混淆:规范变换是特殊的幺正变换,还是与幺正变换相同?在王雨与同学们的一问一答中,这些问题都被详细解答。
最后一组的成员包括陈令烨、郭佳宇、郭怡晴和马庆麟,主讲人为郭怡晴和马庆麟同学。她们的讨论围绕前沿文献《Entanglement - Quantum or Classical》展开,并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思考。她们首先由薛定谔的猫引出纠缠态的定义,随后对波函数坍缩、EPR佯谬等知识进行探讨,总结了薛定谔的猫量子原理的多种解释。探讨内容由浅入深,有趣而深入。
短短两小时不到的交流会,大家对量子力学的相关知识与前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研习兴趣小组极大地提高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大家更高效、更有目的性地获取知识,成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