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7级本科生开展读书会活动
为深入学习物理学科,提高学习效率,2019学年以来我院2017级本科生继续自主开展读书会。
读书会每周三期,由对物理学科抱有极大热情且学有余力的同学轮流担任主讲人,有10人左右的固定组员,并面向全年级开放。主讲人需在会前详细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献的特定内容,在读书会上讲解特定内容和自己的见解,带领大家讨论广义相对论、微分几何入门、物理学中的群论和高等量子力学等专业问题。为保障读书会的质量,主讲人不仅需要将课本、课堂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还需要在课外继续深入学习,广泛阅读材料,甚至提前学习研究生课程;讲授时力求思路连贯,重点突出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和总体的物理图像。
书本的内容是固定的,但因为每位主讲人的研究课题各不相同,对书本内容的解读也就鲜活了起来。例如王永欢和谢钟逸同学在主讲“原子”一节时,将书本相关内容和自己所在课题组研究的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有关知识有机结合;高寒和莫宗霖同学主讲“电磁场中的量子力学”时,没有采用书本上从经典力学中构造哈密顿量的方法,而是结合自己所学的场论知识,通过构造薛定谔方程对应的拉氏量,并在其中引入局域U(1)不变性,将规范场自然地纳入拉氏量中,得到了电磁场中的薛定谔方程。各位同学各具特色的讲解方式使得读书会很好地帮助同学开拓思路,接触学科前沿。

在最近一期9月25日的读书会上,我院2017级本科生高寒和莫宗霖做了精彩的读书汇报。基于物理学知名教材,他们使用初等的量子力学详细地推演和介绍了一维价带结构和三维价带结构,并且着重强调了该部分内容与实验课的联系。

“这次读书会激发起了我对凝聚态物理的强烈兴趣,我有信心在读书会的带领下继续学习,为今后打下基础。”参加读书会的本科生徐昊霆同学说。他补充道:“读书会的模式十分吸引人,平日我自己也希望多读书,可是很难坚持下去。有了这个同龄人之间的读书会,大家在一起学习更有劲头。而且通过准备讲解和上台讲解,我们也对整个理论印象更加深刻,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读书会是我院学子课后自觉学习、积极讨论的传统模式,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使同学们对所学的知识更加深刻,对自己今后的科研道路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