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教育 | 给未来科学家的几点建议
为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做好人生规划,9月17日上午我院叶贤基教授以“给未来科学家的几点建议”为题为2019级本科新生作专业教育。
叶教授首先强调“学院对大家的培养定位就是未来科学家”。随后,他向同学们介绍了学院的本科课程体系,并指出真正的物理课程体系是一个统一的架构,而学通物理的境界,就是“感觉到物理越学越简单,而问的问题越来越难”。
针对物理学专业学生的人生规划,叶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扎实的物理背景使得物理学专业学生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也使得物理学专业同学拥有更宽广的发展方向。从长久来看,无论专业冷门热门,如果学得不好最后都要被淘汰,所以同学们都要努力学习。叶教授的话引起在场同学的强烈共鸣。
那么如何学好物理呢?叶教授说到,明确并坚持一个大方向,做出一点成绩并不是一件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同学们付出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的努力。他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培养理论和实验能力,强调物理学不只有理论,除了理论研究工作,周期长、成果少的实验研究工作也亟需青年人改变心态,积极参与。
紧接着,叶教授谈到了学习心态。学习物理,应该是扎实、主动、独立自主、问题导向的过程,老师的角色只是梳理体系,向学生展示“如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学物理,不做则已,要做就要“do your best”,不要有“试一试”的心态。叶教授还指出,大学物理学习,应当注重观念理解、建立理论架构,并且要多读经典,多想多问多讨论,“问题永远比答案重要”。
在讲座的尾声,叶教授带领新生们回顾了物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从开普勒放弃托勒密地心说模型,到牛顿两条公式解释万物运动,再到广义相对论的思想跨越,“新理论并不是推翻了旧理论,而是包容,使之成为新理论的一部分”,物理学家们就是这样一步步穿越曲折回环的真理之路,一点点解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学物理的,我们的物理学家,永远、永远是最接近真理的一群人”,叶教授的话语里饱含热忱的情怀、殷切的希冀和豪迈的雄心。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回荡在教室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