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十五期理论物理专题讲学在我校成功举办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9-08-27

       2019年7月15日—8月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十五期理论物理专题讲学——基于华南大科学装置集群的核物理前沿暑期讲习班,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成功举办。本次讲习班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理论物理专款和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共同资助,为期三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马余刚院士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理论物理专款联络人,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负责组织工作。

image 1060

       讲习班以华南大科学装置集群的核物理前沿为主题,在原子核结构与核反应前沿、深地低辐射本底物理实验前沿、中子科学与先进反应堆前沿、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等方面展开基础知识授课和前沿学术交流,旨在提高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研究生、博士后、年轻教师的核理论与实验研究水平。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安徽大学、深圳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22家单位70多名优秀研究生、博士后和青年教师学员参加了本次讲习班。

image 1061

       讲习班的授课团队实力雄厚,由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18家单位的34名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其中包括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4人、国家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3人。主讲教师们同各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同学分享了他们在各自领域深耕多年的科研成果。学员学习热情高涨,充分利用课间休息和讨论环节与专家进行积极互动,不时展开热烈讨论。

 

       本届讲习班于2019年8月2日落下帷幕,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郝雅娟书记、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徐瑶书记分别代表讲习班承办单位讲话。马余刚院士代表基金委理论物理专款学术领导小组对本次专题讲学进行了总结,对我校成功举办本次讲习班给予了充分肯定。“十三五”以来华南地区已建成并投入运行一部分与核科学相关的大科学装置,未来将建设另外一大批此类装置。这些大科学装置产生的人才集聚、技术溢出等效应,会对华南地区核物理理论与实验研究发展产生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马余刚院士指出,通过这次讲习班大家应该更加清晰的把握自己的科研方向,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身科学研究。

image 1063

       本次理论物理专题讲学活动为国内核科学界的科研、教学工作者搭建了一个交流成果、联络感情、培养友谊的平台,汇集了国内核科学实验与理论方面的知名专家。本次活动将对中山大学核物理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讲习班组委会根据学员课堂表现、讨论表现、学习报告评审结果综合评定,遴选了本届讲习班16名优秀学员,并为优秀学员颁发证书和奖品。

image 1064

image 1065

       “理论物理专题讲学活动”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993年设立的“理论物理专款”资助项目,旨在促进我国理论物理发展和培养高水平理论物理学术带头人。此次理论物理专题讲学为国内从事核物理理论与实验的青年工作者和研究生提供了解核物理学新进展、新课题的机会,将进一步促进核科学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国内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