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特刊 | 学霸带你玩转专业课程
大学的学习不同于高中,更多内容、更快节奏,需要掌握更深层次的学科知识,需要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快速地转换到大学学习状态,对新生融入大学生活非常重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天让我们来听听优秀学长的学习建议。
01 庄 敏
2017级博士研究生;2018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努力和坚持是必须的!大学物理相关课程的学习会比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更难,更深奥,而且涉及到的数学知识点很多。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最好可以做笔记,培养物理学思维,这很重要!课后一定要抽时间把学到的知识复习一遍,把公式推导一遍。
物理学习过程中,先注重物理模型的建立与理解,后面再进一步考虑数学求解。对于很多物理模型,在理解其物理意义后尽量强迫自己用数学的方法求解该模型,求解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自己对物理定律和物理模型的理解还可能在其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通过阅读物理学的经典著作(费曼物理学讲义),看国内外的物理公开课来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物理学前沿,增加自己对物理学的兴趣。如果自身时间和能力允许,还可以适当培养英文能力、计算机编程能力。
02 林 凌
2017级直博生;研究生二等奖助金获得者
这几年来在学习一门课程时,经常会对里面的某一些概念不甚理解。这时候,我推荐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尤其是国外知名大学的课件和讲义,作为参考资料(可以通过google搜索:课程(英文名) + lecture notes 等关键词来获取)。这些资料的质量往往比较高,会使用更现代和前沿的语言以及符号,比较具有参考价值,同时还会有各种生动形象的插图来帮助理解。
03 洪巽阳
2016级本科生,大学三年学习成绩年级总排名第一,有过两段科研经历(激光干涉仪的数值模拟与分析,宇宙学背景下的引力波传播) ;曾任羽毛球队队长、羽协技术部成员,宿管会宣传部成员。
1.培养对物理的兴趣:若对物理尚未有感觉或者兴趣不太浓厚,可以尝试阅读一些“硬科普”,也就是稍微带一点学术水平的科普,例如《物理学咬文嚼字》、《通往实在之路》、《物理中的理论概念》等。
2.保证每日的学习量:我认为较为合适的时间是每日(除上课外)4-6小时的学习时间。
3.耐得住寂寞:理科不同于文科, 读一本书可能需要花费一个学期甚至一年的时间。在我刚开始读物理教材的时候, 常常是一开始雄心壮志, 想着读完了会有多厉害。读了1 个小时发现自己才读了几页的时候, 不可避免的灰心丧气。但需要知道这个是正常情况, 也是学习物理的必经之路,因此你需要做好一小时读1页的准备。在有了更多的阅读经验之后 (例如经过一年的学习), 你会发现你的阅读速度会有很大的提高。
04 徐昊霆
2017级本科生 2017-2018学年国家奖学金、中山大学一等奖学金获得者。2018-2019学年任中山大学天文学社社长,2017级1班班长。
物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学好物理,功夫要下在平时。考试之前的突击学习一般来说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理解意味着要自己独立地能够把整个学科串联起来,而不是独立地去记忆散乱和琐碎的公式,或是只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
学习物理不可过于功利。在大学的学习与高中不同,我们不再是单纯地为了成绩而学习,我希望大家摆正学习的心态,将物理学作为一门终身的事业而奋斗。
05 陈智昂
2017级本科生 2017-2018学年中山大学二等奖学金获得者。2018-2019学年更加发力,《流体力学》满分获得者(小编:他还发了个朋友圈推广满分经验:上课坐第一排!!!);2018-2019学年担任2017级1班学习委员;曾任广播台宣传部部长助理。
学习专业课程要稳,前期的基础要打好,特别是数学基础。不得不说,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学物理的同时多学点数学,这会对你有所帮助。
进入大学以后,建议多看书,少刷题。大学里的学习与高中不同,大学里的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没必要像高中一样刷大量的题。多看书,把概念理解了,物理图像清晰了,学习的目的就达到了。
06 袁富铖
2017级本科生 2018-2019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山大学一等奖学金获得者;2018-2019学年任班级学习委员;曾任Allshare社团实践部部长、校学生会调研部资深干事。
物理学专业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基础课学习中深入理解知识概念并能灵活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要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将专业课前后知识进行串通,找到共通点和不同点。重要的知识和公式需要从头到尾自己推导,在推导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如果有新的认识和理解需要以书面的形式写在笔记本上或者书上。在看书的时候可以对知识进行联想延伸,这样可以对知识有系统的掌握,而不是一些分散的点。
适当的习题是必要的,做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点,理清概念。每次上完专业课,都需要及时复习并做适量的习题。拿《高等数学》和《概率统计》举例,我在做题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做题的技巧、对知识的理解等等,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效果还不错。
07 王 菁
2018级本科生,2018级2班学习委员,数核物篮球队队员。
建议学弟学妹们有机会多做实验或多看实验,把所学的理论与实验图像多联系起来,对某个知识点不懂可以多参考几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另外,平时多练习,多和身边的同学讨论问题,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大学课程的学习方法其实都大同小异,最难能可贵的是保留一些好的品质,如惜时、专注。进入大学之后,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较高中多了许多,要好好利用相对轻松的大一时光,打好专业知识的基础,做好时间规划,有空就多到图书馆坐坐,看些专业书或者放松心情的课外书,或者到球场打打球,尽量不要闷在宿舍让宝贵的时间浪费掉。
最后,数学和物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专注,拒绝低质量的勤奋,远离手机,提升自己的自控力,留一段纯粹的时间钻研问题,收获会很大。
08 杨研律
大一学年绩点排名前五;学院第三期青马学堂成员,获评2018—2019年度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员。2018学年担任2018级1班学习委员,将在2019学年担任学院学生会学术部部长及天文学社理论部干事。
预习、听课辅之以必要的复习依然是基础的学习方法。但面对大学更大的知识量和更高的知识深度,系统性的总结和学习显得很重要。数学、物理还有不同的专业课的知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大学中更应该学会系统的总结,形成自己庞大的知识体系。
进入大学缺少了集体形式的管理,时间管理和自制力变得很重要,手忙脚乱或者浑浑噩噩的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我的建议是进入大学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时间表,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到位,平衡学习与休息还有团学工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