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宣丨天文科普到高原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9-05-30

       2019年5月23日—25日,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特聘副研究员汪洋老师跟随慰问中山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一行前往西藏,先后访问了林芝市第一中学和昌都地区第一高级中学,为200多名高一、高二同学作了题为《黑洞史话》的科普讲座。

image 1182

       汪洋老师从4月10日事件视界望远镜(简称EHT)项目组对外公布的首张黑洞照片说起,引出人类从意识到黑洞的存在到不断探索黑洞的历程。汪洋老师结合生动的图片,采用同学们喜欢的微信对话形式,介绍了科学家研究黑洞历程的艰辛:从牛顿时代米歇尔、拉普拉斯指出存在暗星的可能性,到托马斯.杨证明了光的波动说从而否定了暗星的理论;从卡尔·史瓦西计算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史瓦西解推导出黑洞存在的可能性,到黑洞的理论受到爱因斯坦、爱丁顿等知名科学家的反对,再到随着白矮星、中子星质量上限的提出和中子星(脉冲星)的发现使科学家开始正视黑洞的存在…汪老师通过天鹅座X1、M87星系、人马座A*黑洞、引力波探测等,介绍了人类现有探测黑洞的方法,并进一步引申出X射线天体、活动星系核、银河系中心高速运动的恒星、引力波等物理现象。讲座最后回到首张黑洞照片,说明拍摄这张照片所要面对的技术困难以及这张照片的重要意义。

image 1183

       汪洋老师告诉同学们,人类对黑洞的研究历史是一个曲折的过程,研究过程就是在不断地、仔细地证实或证伪一个个猜想,在我们有能力看到黑洞边界后,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研究黑洞及其周边的物理性质,甚至发现新现象。知识永无止境,探索永不停步,同学们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一起探星寻梦!最后,汪洋老师播放了我校的招生宣传视频,简介了学校及学院概况、人才培养特色等,并勉励同学们刻苦学习,积极报考中山大学、报考物理与天文学院。

       我校是“985”高校在西藏自治区投放招生计划最多的大学之一,面向西藏自治区的招生宣传工作自2017年起由博雅学院负责,三年来已为拉萨、日喀则、林芝、昌都、山南、那曲、阿里等地的12所中学送去了共计43场精彩讲座。除提升中山大学在西藏的影响力之外,更希望激励西藏的学生勇于克服自然环境的困难,积极追求知识和科学,努力学习,发愤图强,建设祖国和家乡。

       此次慰问支教团一行受到了当地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汪洋副研究员及同行的王猛教授还应邀担任昌都经济开发区“双创”导师,与昌都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签订了导师聘任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