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2019春季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在珠海校区顺利举行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9-05-15

       2019年5月8日,珠海校区迎来了学校本年度的春季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新时期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来自公共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学院、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和物理与天文学院的30余名教师及实验技术员进行了充分交流和研讨。本次研讨会由中山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办,物理与天文学院承办,珠海校区公共实验教学中心协办。

       上午,物理与天文学院实验教学团队负责人何振辉教授与任课教师赵圆圆、李佳明等在实验室现场向老师们介绍和演示了我院近代物理实验新开的实验项目,即高温超导和低温技术实验、秘钥分发实验、双光子纠缠实验、ECDL半导体激光器实验、饱和吸收谱实验、四极质谱实验和帕邢实验(高压放电),同时分享了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探讨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image 1194

       随后,六个精彩的实验教学经验报告在教学红楼H501呈现。来自物理学院的李潮锐副教授分享并展示了如何将远程物理实验融合到理论课堂教学,王嘉辉博士分享了以创客教育推动双创实践的经验;来自物理与天文学院的鹿博博士介绍了基础物理实验中的TEC制冷和热辐射实验教学情况,何振辉教授介绍了锁相放大器教学与高温超导实验中的有趣教学案例,李佳明博士介绍了近代物理实验中ECDL和饱和吸收谱实验的教学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赵圆圆博士介绍了近代物理实验中密钥分发和双光子纠缠的教学情况和问题解析。

       与会教师就上述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坦诚的交流,包括远程实验的普适化,近代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难度要求的把握,文献调研与规范的要求,实验课的打分等。公共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陈六平教授认为,将远程示教(或演示实验)融入到理论课课堂中,有益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同时,在理论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组织示教内容。物理与天文学院罗乐教授认为,目前实验教学的内容较多,学生应当针对一个实验做深入;何振辉教授认为教学内容较多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情况,给出合适的完成标准。不少老师都表示,本科生实验课程应当给出明确的课程纪律和评分标准,并严格执行,使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较好地接受严格的逻辑训练。

image 1195image 1196

image 1197image 1198

       陈六平主任最后总结说,希望这样的交流研讨能够推广到其他学科,如化学、生物、电子等等,并开展跨学科交流,互相学习实验教学中共性的经验;也希望大家不断进行实验教学过程总结,在现有仪器的基础上花心思花时间去开发构造新的实验项目,使物理学专业学生在科学仪器研发上有更多的训练。此外,他还提倡实验课应有更多的环节组织学生开展实验研讨,包括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分析、实验过程与结果的理解、实验的改善等,以不断提升本科实验教学质量。

image 1200

       中山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每年召开两次,旨在为物理实验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和工程实验人员提供一个实验教学经验交流的平台,促进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物理与天文学院通过与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学单位,以及资深的实验教学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对进一步提升我院实验教学水平,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