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天文学院举办“科普讲座进中学”经验分享交流会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9-05-13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教师开设科普讲座的质量,把更多更精彩的科普讲座送进中学,激发中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物理和天文的热爱,4月23日中午,物理与天文学院举办“科普讲座进中学”经验分享交流会,林伟鹏院长、郝雅娟书记和20余名老师参会。

image 1201

       叶贤基教授首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多年来进中学讲科普的心得体会。叶教授以自己的科普讲座《从哥白尼到引力波》为例,特别强调了三点:第一,要有明确的主题。讲授者必须围绕这个主轴展开讲解,这样听众的注意力才能持续聚焦于此。第二,要有适度的知识性。讲座内容可以适当延续或拓展相关知识点,与中学生的物理学习结合起来。比如,高中生上物理课,通常更关注如何运用公式解题,而很少关注公式背后的物理含义。大学老师给高中生讲科普讲座,就要把这些物理含义讲清楚。第三,要注重讲座的趣味性。在讲座过程中适当穿插些小故事,有助于激发听众的兴趣和对讲座内容的理解。特别是对于一些深奥的知识点,应当用形象直观的图片展现、用生动易懂的语言讲解,而不是罗列数字和公式。叶老师还谈到,他的科普讲座PPT最后一页就是一张图,形象地表达出“物理学是知识的顶端、应用的基础”的概念,让高中生们一看就很清楚为什么要学物理。

       听完叶教授精彩的分享,与会者积极发言交流。林伟鹏院长强调要对讲座PPT内容有所取舍,切忌“满堂灌”;何振辉教授建议老师们应当提前了解不同中学和年级的物理课内容,以使科普讲座与中学的物理课学习更好地结合;马波副教授谈到从中学生身上汲取到的积极反馈和正能量,使自己对科普讲座更加充满热情;王爽副教授则分享了自己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的经验,应更加强调故事性和画面感,以帮助不同知识背景的听众更好地理解讲座内容……与会的老师们各抒己见,交流气氛热烈。郝雅娟书记最后强调,我们送科普讲座进中学,不仅仅是为了宣传学校和学院,吸引更多优秀中学生报考我校,更重要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科学世界的好奇心,这也是大学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

       物理与天文学院科普讲师团成立于2019年3月,已有20多位教师报名参加,至今已送出多场科普讲座到河北、山西、福建、浙江、辽宁、青海及珠三角地区的重点中学。欢迎学院更多老师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