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第211期:在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过程和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研究中微子的Majorana性质和轻子数破坏

星期三, 2021/05/12 - 15:00 to 16:00

稿件来源:李刚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编辑:腾讯会议

 

主讲人 (Speaker): 

李刚

主讲人单位 (Speaker's Institute): 

马萨诸塞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 物理系

邀请人 (Invited by): 

张鹏鸣

时间 (Time): 

星期三, 2021/05/12 - 15:00 to 16:00

地点 (Location): 

腾讯会议

摘要 (Abstract): 

作为基本粒子中唯一的电中性费米子,中微子可能为 Majorana 粒子,即它为其自身的反粒子。Schechter-Valle 定理指出,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可以提供中微子是Majorana粒子的最直接证据。如果实验上观测到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将极大地加深我们对中微子质量来源的理解,也是轻子数破坏的直接信号。利用有效场论方法我们自洽地计算了一种最具吸引力的中微子质量模型——最小左右手对称模型(minimal left-right symmetric model)中的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的半衰期。与以往文献不同,我们首次指出来自标准模型W和右手W玻色子的混合的贡献,将在强子水平上诱导产生长程pi介子交换并且相对于其他贡献它一直占主导。进一步地,我们得到即使考虑未来宇宙学实验对三种中微子质量之和以及对撞机实验的限制,仍然可能在下一代吨量级无中微子双贝塔实验中观测到足够强的信号。除此之外,我们还研究了标准模型W和右手W玻色子的混合在对撞机上以及电子电偶极矩实验中的检验。最后,我还将介绍在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过程和对撞机实验上研究其他新物理模型中的轻子数破坏。

主讲人简介 (Speaker's CV): 

李刚,2008.9-2012.6,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2012.9-2017.7,于北京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导师朱守华;2017.9-2019.7,为台湾大学物理系博士后,合作导师何小刚;2019.9-2022.8,为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物理系博士后,合作导师Michael Ramsey-Musolf。主要研究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包括希格斯物理、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电荷-宇称对称性破坏和对撞机物理等。近两年,集中在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理论研究,并在该方向发表 PRL 文章一篇。

image 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