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天文台兴隆施密特望远镜工作介绍
星期三, 2019/05/08 - 16:00 to 17:00
主讲人 (Speaker):
张天萌
主讲人单位 (Speaker's Institute):
北京国家天文台
邀请人 (Invited by):
马波
时间 (Time):
星期三, 2019/05/08 - 16:00 to 17:00
地点 (Location):
珠海校区海滨红楼17栋107 (Rm 107, Red House 17)
摘要 (Abstract):
国家天文台兴隆施密特望远镜是历史最悠久的中国光学望远镜之一。上世纪60年代从东德进口,并在90年代初经过陈建生院士为首的团队完成改造,是中国最早使用CCD探测器的望远镜之一。作为一个主镜口径为90厘米的大视场(1.5X1.5平方度)施密特望远镜,施密特望远镜与国内外多家单位合作,使用一套中等带宽滤光片系统(Beijing-Arizona-Taiwan-Connecticut; BATC),主要从事近邻星系和星系团多波段观测研究,也有部分时间研究银河系(球状星团)与太阳系天体(小行星探测)。2010年开始,施密特望远镜将研究重心转为瞬变源的探测与后随观测,主要是与清华大学联合完成了大视场瞬变源巡天项目(Tsinghua-NAOC-Transient-Survey; TNTS)和与南京大学等合作的系外行星观测。未来施密特望远镜也希望更多从事大视场瞬变源(SN、GW、FRB等)的发现和研究工作中,加强与国内外各科研单位合作,开创国内时域天文研究的新纪元。
主讲人简介 (Speaker's CV):
国家天文台BATC课题组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超新星及其前身星多波段观测,大视场巡天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