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第249期:关于太阳系形成的几点思考

星期四,2022/05/12-16:30 to 17:30

稿件来源:刘倍贝 发布人:刘念 编辑:腾讯会议/珠海校区天琴中心3416会议室

主讲人 (Speaker): 刘倍贝

主讲人单位 (Speaker's Institute): 浙江大学物理系

邀请人 (Invited by): 刘尚飞 黄志琦

时间 (Time): 星期四,2022/05/12-16:30 to 17:30

地点 (Location): 腾讯会议/珠海校区天琴中心3416会议室

摘要 (Abstract): 

陨石显示出非碳质(NC)和碳质(CC)群之间的同位素组成二分法,表明太阳原行星盘中的星子形成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储层中。在我演讲的第一部分将介绍一个新的模型来解释NC-CC二分法,因为在原行星盘粘性膨胀的情况下,CC卵石到达内盘延迟了几百万年。

流体动力学模型显示,当太阳的气态原行星盘存在时,巨大的行星以一系列共振的方式迁移到一个紧凑的轨道结构中。在演讲的第二部分,我将使用动力学模拟来表明,巨行星的动力学不稳定性很可能是由气体盘的内向外扩散触发的。这种不稳定性发生在气态盘消散时,限制在太阳系诞生后几到一千万年。   

主讲人简介 (Speaker's CV): 

刘倍贝, 2015年取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2015年-2019年分别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瑞典隆德大学做博士后,其间曾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做访问学者。2020年10月至今在浙江大学物理系做百人计划研究员,并长期担任Science和天文领域顶级期刊ApJ, ApJL, A&A, MNRAS等杂志的审稿人。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星形成、系外行星和太阳系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