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天文学院成功举办第一届粤港澳核物理论坛

发布人:刘念 发布日期:2022-10-21

       7月2日至6日,第一届粤港澳核物理论坛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物理学院、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量子物质研究院、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暨南大学物理系、香港大学物理系、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联合举办,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承办。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本次论坛采取了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来自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其他地区部分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核物理与粒子物理方面的专家们,着重围绕大科学装置上的物理目标展开热烈的学术讨论。

 

       7月3日,华南师范大学廖益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孙志宇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文德华教授等专家以及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院长涂良成教授、中山大学理学院副院长黄永盛教授等69位学者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理论物理团队负责人张鹏鸣教授主持。

 

       涂良成院长首先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祝贺首届粤港澳核物理论坛的成功召开。他强调,大科学装置对基础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论坛的举办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地区乃至全国科研院所在核物理与粒子物理研究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我国基础科学事业的繁荣。此外,涂良成教授还对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简要介绍。

 

       此次论坛共计56个报告,其中包含21个邀请报告。在实验研究方面,报告内容既涵盖了粤港澳大湾区及其他大科学装置设计方案、建造或者运行情况以及近期的学术成果等实验研究方面的介绍,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包括了奇特原子核结构与反应、贝塔衰变与中微子物理、超重核合成、原子核裂变、超核物理、核天体物理、加速器物理、重离子碰撞与QCD相变物理、核子结构、奇异强子态以及宇宙射线等理论研究方面的前沿科学问题。现场学术气氛浓厚而热烈。

 

       物理与天文学院尧江明教授作总结发言,他介绍了粤港澳核物理论坛的基本情况并宣布了下一届论坛的举办地。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我院与其他院所师生的学术交流,同时也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粒子物理与核物理领域理论与实验方面的合作搭建起一座学术“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