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荣获“珠海市科普教育基地”授牌
2024年12月8日,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以下简称“CSST大湾区科学中心”)主任林伟鹏教授参加“珠海市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这是继天琴测距台站先后获得珠海市和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之后,我院第二个荣获市级科普教育基地称号的项目。


为了充分发掘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的科研能力,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发动并整合中国天文学界的力量,在北京、上海、珠海设立4个科学中心。其中,设立在珠海的CSST大湾区科学中心,于2019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由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负责建设,承担整合粤港澳大湾区天文研究队伍重任。
CSST大湾区科学中心条件保障建设项目是一项重要的科技基础设施工程,于2024年4月底全面建设完成。该项目的建设旨在加强大湾区在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方面的能力,提升区域的科技实力和文化软实力。项目由科普展示部分和科研保障部分组成, 其中科普展示部分(CSST大湾区科学中心展厅)占地600平方米,它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科学、体验科学的平台,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科研成果、交流科研思想的空间。
为保持展览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CSST大湾区科学中心展厅建设了一个由科研人员、教育专家和展览设计师组成的团队,负责定期更新展示内容。这个团队会根据最新的天文发现和科研成果,更新天文渲染软件中的3D模型和动画,确保展示内容的准确性和前沿性。
截至2024年底,CSST大湾区科学中心展厅已经成功接待了来自校内外参观人员共计3000余人次,其影响力和辐射力日益扩大。为了更好地服务珠海市的天文科普工作,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以CSST大湾区科学中心展厅为基地,成功申报并获得了珠海市科普教育基地的殊荣。
CSST大湾区科学中心,作为致力于推动天文学研究与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将坚定不移地立足于探索天文科研的前沿领域,不断挖掘宇宙的奥秘与未知。在此基础上,中心将进一步扩大天文科普教育力度,通过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互动展览以及专业讲座等形式,展现天文学的神秘魅力,不断挖掘和培养潜在的天文科学人才,为国家培养未来的科学家,更为建设科技强国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