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论坛第二十八讲:空时遗珍巡天的首光

星期一,2025/1/6,15:00-16:30

发布人:chenyx625 编辑:珠海校区瀚林三号楼B215 发布日期:2025-01-06

主讲人 (Speaker):Richard de Grijs 教授

主讲人单位 (Speaker's Institute):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

邀请人 (Invited by): 张鹏鸣

时间 (Time): 星期一,2025/1/6,15:00-16:30

地点 (Location): 珠海校区瀚林三号楼B215

摘要 (Abstract): 

正在智利建设的薇拉.鲁宾天文台配备有一台8米级的光学巡天望远镜。鲁宾天文台将在其运行的前10年间进行“时空遗珍巡天(LSST)”,提供史上对南半球夜空最全面、最快速和最深的观测。该巡天将每三天对整个可见天区进行一次全覆盖,使得人们能够前所未有地研究瞬变宇宙。薇拉.鲁宾天文台的3.2亿像素相机配备了189个CCD,其广阔的视场(9.6平方度)将使人们能够解决一系列重要的科学问题。从太阳系科学到银河系的结构与组成,再到暗能量的本质,时域天体物理学将迎来全新的视角。巡天将使得人们能够充分利用每晚预计产生的1000万条警报信息,其整个十年周期内也将累积515 PB的数据总量,这也对数据管理、传输和处理带来了严峻挑战。LSST的首光预计将在2025年初产生,我将提供其目前的进展。我将讨论这一全新设备在其独有的参数空间下能够产生哪些令人向往的课题,以及我们目前需要克服的工程和数据科学上的问题,以实现科学的突破性进展。

主讲人简介 (Speaker's CV): 

Richard de Grijs(中文名:何锐思)是一位在天文学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学者和期刊编辑。他于1997年获得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博士学位,之后曾在北京大学卡夫里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担任教授。2018年,他加入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担任全球事务副院长。自2023年起,他开始担任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分所的执行主任(兼职)。 在学术工作之外,他曾担任《天体物理学杂志》的科学编辑(2006–2012)以及《天体物理学快报》的副主编(2012–2018)。何锐思因其研究成果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2012年由澳大利亚科学院颁发的塞尔比奖(Selby Award)和2017年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授予的厄斯金奖(Erskine Award)。此外,他曾担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属的东亚天文学发展办公室的创始主任(2012–2017)。他的研究领域广泛,涵盖星团与星族、变星和宇宙距离阶梯,以及天文学科技发展史等方向,为天文学及相关领域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