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沐草,启智润心——罗俊院士为物理与天文学院2025级本科生讲授《力学》第一课
9月2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与天文学院罗俊教授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丰盛堂A106教室,为物理与天文学院2025级本科生讲授了《力学》课程的第一课。这堂生动的“大师课”不仅为同学们播下力学的种子,更以科学精神的传承照亮他们未来的科学之路。

罗俊院士在开讲时勉励同学们珍惜青春时光,刻苦学习,自强不息。他以“青年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为喻,鼓励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将个人成长与科学探索紧密结合。随后,他从物理学史上的时空观念讲起,逐步引入长度、时间等基本物理量的度量方式,并自然过渡到《力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参考系与位矢的讲解,逻辑清晰、深入浅出。在讲述时间度量时,罗俊院士提及了科研团队的部分工作项目,为追求更高精度的时间单位,他们以铝离子为对象尝试制造高精度光钟,以期实现探索引力波的最终目的,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他们甘之如饴。

课堂互动环节气氛活跃。罗俊院士以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和亲切平和的态度,迅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从“力学是什么”的基本问题,到“宇宙是如何变化的”的思考性问题,再到同学们百花齐放的开放性问题,同学们从最初的拘谨逐渐转为踊跃发言,形成了“有问必答、有疑必究”的良好氛围。课间休息时,不少学生仍围绕在院士身边继续发问、探讨,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罗俊院士在授课中提到:“一个好的科学家一辈子做一件事,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一辈子做成一件事”。他不仅讲解了书本知识,更传授了学好课程的方法,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勤于思考、潜心研究和持之以恒对于取得重大突破的非凡意义,为同学们提供了系统的学习指导和科研行动指南。
学院始终秉持“大师引领”为育人理念,以顶尖学者的学术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更以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我们坚信未来将有更多德才兼备的物天学子脱颖而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我国科学事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持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