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2017年科技节】科学之旅:走进中国散裂中子源
为深入了解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学习一线科研工作者奉献拼搏精神,2017年11月17日,我院2017级全体本科生在院直属党支部李珅书记、殷敏副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水平村的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科学装置,是位于国际前沿的高科技、多学科应用的大型研究平台。2017年8月28日10点56分18秒,中国散裂中子源高能质子打靶,成功产生慢化器输出的第一束中子,标志着中国的中子散射研究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人从此拥有了自己的散裂中子源。
工作人员讲解中子源工程的沙盘模型
进入基地办公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楼中央的散裂中子源工程的沙盘模型以及镶嵌在墙上的“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字样。热情的工作人员用简明易懂的语言,配合沙盘模型,向同学较详细地讲解散裂中子源大工程每个环节运行的原理,分别简介了散裂中子源系统的主要设备:直线加速器、环形加速器、靶站和谱仪。看完沙盘模型,工作人员还播放了两个有关散裂中子源工程建设和运行原理的视频,作为进一步的详细介绍。现场同学们还积极地向工作人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同样可以产生中子,散裂中子源相比于核电站的优势有哪些?散裂中子产生的过程和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十分相似,为什么散裂中子的产生可控而链式反应不可以呢?建设散裂中子源大工程究竟有什么用?……工作人员一一给予耐心详尽的解答。通过视频和互动问答,同学们了解到 散裂中子源将可以为 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新型核能开放等学科前沿领域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放研究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大科学研究平台,是一个科学研究的利器。我国建设散裂中子源大工程,也是优化我国大学科装置布局,促进科技强国的举措。散裂中子源(CSNS)建成后,也将与目前已运行的美国散裂中子源、日本散裂中子源和英国散裂中子源等构成世界四大脉冲散裂中子源。工作人员还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散裂中子源的靶站及实际研究部分,并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其中的操作原理。同学们深深地被这项大工程所震撼,也发自内心地钦佩长期从事一线的科学研究人员们。
互动提问
同学们感知激光测距仪
作为中山大学2017年科技节之物理天文科普节的子活动,这一趟科学之旅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祖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不仅增强了大家的自豪感,也让大家再次认识到身为青年一代,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后备力量,必须立志追求卓越,勤奋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科研实践,为实现科技强国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