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第305期:SETI观测进展
星期四,2022/12/15-10:00-12:00
主讲人 (Speaker): 张同杰
主讲人单位 (Speaker's Institute): 北京师范大学
邀请人 (Invited by): 张泳
时间 (Time): 星期四,2022/12/15-10:00-12:00
地点 (Location): 珠海校区天琴中心2416会议室/腾讯会议
摘要 (Abstract):
基于哥白尼原理、德雷克公式以及大量系外行星的发现,大多科学家相信地球之外一定存在着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或文明)。由于射电技术的优势,它成为地外文明搜寻的最佳手段之一。中国天眼(FAST)是全世界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地外文明搜寻(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SETI)是其五大科学目标之一,它在低频射电L波段上极高的灵敏度对于SETI有着重要意义。基于FAST专门用于SETI观测的后端设备和正式申请的观测时间,我们开展了SETI后端共时巡天观测和系外行星目标观测。与伯克利的在家地外文明搜寻(SETI@home)和突破聆听(Breakthrough Lisen)团队合作,我们发展了SETI目标观测多波束匹配模式以及使地外文明(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ETI)信号鉴别过程更加科学完备的偏振和频率漂移判据,实施了观测和数据处理来筛选ETI候选目标。本报告主要介绍国际上的SETI观测历史,尤其是FAST进行SETI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以及未来展望。
主讲人简介 (Speaker's CV):
张同杰,北京师范大学天文与天体物理前沿科学研究所和天文系教授,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宇宙学分会会员;国际宇航大会(IAC)搜索地外文明计划常设委员会(IAA SETI)中国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哈勃参量宇宙学和SETI和系外行星射电观测等;哈勃参量宇宙学系列研究单篇最高引用近440次,获得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Nature天文子刊文章(宇宙中微子天河2号超算数值模拟)入选2017年度“十大天文科技进展”。出版译著《现代宇宙学》、编著《宇宙学导论》、高级科普译著《宇宙多大了?》和《百年宇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