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论坛第二十三讲:(Type II)超弦理论中开弦对产生的研究进展

星期一,2024/12/16,15:00-16:30

稿件来源:卢建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发布人:chenyx625 编辑:珠海校区天琴中心2102报告厅

主讲人 (Speaker): 卢建新

主讲人单位 (Speaker's Institut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邀请人 (Invited by): 张鹏鸣

时间 (Time): 星期一,2024/12/16,15:00-16:30

地点 (Location): 珠海校区天琴中心2102报告厅

摘要 (Abstract): 

本次讲座中我将讲解超弦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类似于QED中的施温格对产生,在第二类超弦理论中两个携带电场的D膜系统也能够产生一对开弦。我们研究了具有特殊磁通是对产生增强背后的物理原因。进一步,我们讨论了超弦理论中开弦对产生率与QED中类似对产生的关系及可能的物理现象。

主讲人简介 (Speaker's CV): 

卢建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在美 Texas A&M 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欧洲核子中心(CERN)、美 Texas A&M 大学理论物理中心、密西根大学理论物理中心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他的研究领域为量子引力、弦/M-理论等。在所谓超弦第二次革命中做出了国际领先、原创性的研究工作,发现了弦孤子 p-膜并给予了分类,揭示了弦与高维膜间的内禀联系,为后来弦各种对偶性以及M-理论的存在性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他与Duff和Khuri合写,并以作者自己工作为主的,发表在Physics Report上的特邀文章‘弦孤立子’已成为超弦/M理论领域经典性文献。近期系统地研究了Type II弦理论中D-膜系统的开弦对的产生,发现了其增强效应,证明了弱场下弦产生率与相应QED产生率完全一致, 为探测额外维以及非粒子性暗物质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手段。他200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2004年入选教育部人才计划特聘教授,2005年获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项目资助。